庐山真面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庐山真面目的简介: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2.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据《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横看成岭1>侧成峰2>,远近高低无一同。不识庐山3>真面目,只缘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岭:相连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头。 (3)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 (4) 缘:因为。
3.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诗,即是描写庐山的奇景。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群峰的千变万化,横看是连绵不绝的山岭,侧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随著观看山岭位置高、低、远、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随之而异。后两句则描述在庐山中,根本无法看清整个庐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无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当局者迷」的意涵。后来「庐山真面目」就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1.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比喻不易窥知的事物真相或人的真实面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例】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您的庐山真面目,真是荣幸之至。
1.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也作「庐山面目」。
词语详解
《庐山真面目》并非一个固定成语,而是借用了“庐山真面目”这一比喻表达形式。其核心含义是指事物或人的本来面目、真实面貌或者本质。这一说法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句中的“庐山真面目”,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上的庐山的真实样貌,而是比喻人无法从内部观察到庐山的整体全景,只有站在远处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后来这一表达形式被广泛使用于各种情境下,用来表示事物或人的本来面貌、真相。
造句
- 会议结束后,公司高层终于揭开了改革方案的真实面目,原来这次调整是针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战略性决策。
- 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谣言,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避免被误导,去了解事情的真面目。
-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检察官最终将案件的真面目公之于众,揭穿了被告人蓄意掩盖的谎言。
- 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公司的财务状况才真正浮出水面,原来并非所有亏损都由外部环境造成。
- 随着项目的进展,我们逐渐看清了合作伙伴的真实面目,发现他们的某些做法并不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
这些句子中的“庐山真面目”分别用来表示事物或情况的本质、真相等不同层面的意义,以期达到形象生动地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lú
1 房舍:茅~。~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2 姓。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zhēn
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2 确实,的确:~好。~正。~切。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4 本性,本原:纯~。天~。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7 姓。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