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罗网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投罗网的简介:
投:进入;罗网:捕捉鱼鸟的器具。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己投入罗网里。比喻落入他人圈套或自取祸害。语本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自掘坟墓」
2.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据《乐府诗集.卷三九.相和歌辞一四》引)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1>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解〕 (1) 鹞:音|ㄠˋ。猛禽,似鹰而小,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带赤。
3. 东汉末年,曹操病故,次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又篡汉称帝,为魏文帝。丕弟曹植自小才华洋溢,为曹操所钟爱,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为曹丕所猜忌,故屡次借机迫害他,并把曹植的好友丁仪和丁廙杀了。曹植因为无力营救好友,在悲愤的情绪下,写了这首诗:感叹内心的悲痛,就仿佛是高树悲风,海水扬波;早知会失去权势,就不必交友,因为在朋友有难时,自己却无法相救。君不见温驯的黄雀,一看见鹞鹰,便吓得自己投入猎人所设的罗网里,幸得少年拔剑破网,飞摩苍天。可悲的是自己连那少年都不如!句句反映了政治上的凶险与迫害,在曹植内心里所引起的悲愤、忧惧与自惭。后来「自投罗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落入他人圈套或自取祸害。
1. 比喻落入圈套或自取灾祸。【例】警方设好圈套,等待凶手自投罗网。
1. 比喻落入他人圈套或自取祸害。《三侠五义》第五五回:「不想目下展熊飞自投罗网,已被擒获。」《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不知就里,自投罗网,有天扬扬得意的又踱到他家里去,被潘书办骗到后房里捆打了一顿。」
词语详解
自投罗网:这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形容自己主动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或圈套中。这个成语用来表示某人因自己的行为、思想而陷入不利的局面。
- 释义:比喻自己主动进入困境或者被人陷害。
- 用法:通常用于书面语,描述一种被动局面的形成过程。
- 情感色彩:带有警示和批评意味,提示人们在行动时要注意策略与后果。
- 近义词:“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 反义词:“智勇双全”、“见机行事”
造句
-
他平时做事不假思索,这次的决定让他自投罗网,结果被朋友误会了。
-
在与对方谈判时,他没有看清局势而自投罗网,导致公司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
她在网上交友不慎,最终自投罗网,被骗走了大笔钱财。
-
他在工作中过于自信,没有跟团队成员充分沟通,结果自己的提议被否决,自己却自投罗网地成了“不合作”的角色。
-
老板为了节约成本,擅自做出了一些违背公司规定的决定,最终自投罗网,导致公司陷入了法律纠纷。
分词解释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wǎng
1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鱼~。~罗。~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2 形状像网的东西:电~。发~。3 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点。通信~。天罗地~。4 用网捕捉:~到一条大鱼。5 像网似的笼罩着:眼睛里~着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