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赫哲族的简介:

hè zhé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操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文。日治伪满时代,人口急速减少,濒临灭族。原以鱼为主食,并以鱼皮为衣,后食犬肉、穿犬皮,现已衣布,但仍以渔、猎为主要生计,并兼营农业。信仰萨满教。

《赫哲族》是一个特定民族名称,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赫哲语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地区,因其依赖江水生活而被称作“鱼皮”或“披鱼皮的人”。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历史: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他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
  2. 文化特色
  3. 生活方式以渔猎为主,具有独特的江上捕鱼文化和生活方式。
  4. 节日和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如“鱼王节”等,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5. 语言与教育:赫哲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系。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人口较少,目前使用范围有限。

造句

  1. 赫哲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2. 许多赫哲族的故事和传说都围绕着江水和捕鱼展开。
  3. 在鱼王节上,赫哲族人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分享他们的传统文化。
  4. 虽然赫哲族人口不多,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5. 学习赫哲语对于保护和发展这一濒危语言来说至关重要。

分词解释

1 明显,显著,盛大:显~。喧~。~奕。~烜。2 发怒:~咤。~怒。~然。3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如渥赭”。

zhé

1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2 聪明智慧的人:先~。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