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汝的拼音、解释、组词

尔汝的简介:

ěr rǔ
①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为轻蔑之称:尝众辱奇(人名),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②彼此相称,表示亲昵:尔汝交|忘形到尔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轻贱的称呼。《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唐.孔颖达.正义:「其不受人尔汝之实,是不为人所轻贱。」《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陈奇传》:「尝当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

2. 不依礼俗,而以你我相称。比喻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尔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它常出现在一些古文或文学作品中,主要用来表示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互相尊重的状态。"尔汝"一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尔”与“汝”,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尔”用于男子,“汝”则多用于女子或长辈对晚辈。“尔汝”的特殊之处在于,在这种关系中,双方会相互称呼对方为“尔”、“汝”,表现了一种坦诚相见、亲密无间的态度。

解释

  • 在古代文言文中,“尔汝”表示一种亲昵又庄重的关系状态。使用这种方式时,双方往往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或特殊的身份关系。
  • 用在朋友之间,则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平等与亲近感;用于师徒之间,则可能意味着师父对徒弟的亲切关怀和尊重。

造句

  1. 这两位挚友自幼一起长大,在尔汝之间谈笑风生,成为了终身的好兄弟。
  2.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话用在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尔汝的界限。
  3. 老师对学生们总是很和蔼可亲,每当与学生交谈时他都以“尔”相称,这种尔汝间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温暖而受尊重。
  4. 他虽是晚辈,但他与长辈之间的关系却如家人般融洽,彼此之间无拘无束地使用着尔汝之词。
  5. 在那个年代,人们更倾向于以直呼其名或尔汝的方式表达亲密的关系,而不是通过一些更为正式的称呼。

以上造句中,虽然直接用“尔”和“汝”的机会不多,但结合它们所代表的情感交流方式来构建句子,则能更好地理解“尔汝”一词在古代语境中的含义。

分词解释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