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刀会的简介:

dà dāo huì
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为白莲教的支派。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以携带大刀而得名。活动于华北、江淮地区。大刀会反抗教会侵略势力,焚毁教堂,杀死外国教士,成为反洋教斗争的重要力量,是义和团运动的组成部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清末民间的秘密会党。为白莲教的支派。西元一八九六年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大刀会曾先后焚教堂、杀教士,成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开端。

《大刀会》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一种以“大刀”为表演道具和象征,强调豪迈、英勇形象的角色或剧目的统称。它主要来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尤其是与抗敌爱国相关的故事,如岳飞的传奇经历等,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英雄主义的崇敬之情。这种戏剧形式通常充满了壮烈的情感色彩,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勇敢等价值观。

详细解释:

  • 背景:《大刀会》这一名称并非指单一的具体剧目,而是泛指一系列以“大刀”为象征道具,展现英勇形象的戏曲或民间表演。
  • 特点:这类戏剧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爱国精神。演员通常佩戴大刀作为主要的武器,以此象征英雄气概和正义的力量。
  • 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符号,代表了对抗敌人的坚定决心以及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

造句:

  1. 在这场大型的传统艺术节上,《大刀会》作为压轴节目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2. 当看到演员手握大刀,雄赳赳地走上舞台时,现场观众无不被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3. 《大刀会》的表演不仅仅是对古代英雄故事的一种再现,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与民族情怀的体现。
  4. 小明从小就痴迷于观看《大刀会》,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剧中人物一样手持大刀,为国效力。
  5. 每年春节期间,《大刀会》都会在广场上进行巡游表演,以此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抗敌精神的传承。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描绘《大刀会》的文化背景、精神内涵以及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