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如齐贝的拼音、解释、组词

齿如齐贝的简介:

chǐ rú qí bèi
形容牙齿整齐洁白。贝,白色螺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牙齿如编排的海贝般洁白整齐。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亦作齿如含贝、齿若编贝。

1. 形容牙齿如编排的海贝般洁白整齐。《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也作「齿如含贝」、「齿若编贝」。

齿如齐贝》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描述和赞美人物形象的语汇。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牙齿洁白整齐,如同排列有序、色泽纯净的贝壳一样。

详细解释:

  • 出处:虽然“齿如齐贝”没有直接出现在古代典籍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出现,但类似的描述在《诗经》等古籍中有过记载。
  • 含义:用贝壳来比喻人的牙齿洁白、整齐,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或赞叹某人牙齿的美好。
  • 象征意义: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造句:

  1.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齿如齐贝,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2. 在古代贵族家庭中,女子是否拥有整齐洁白的牙齿被看作是一种美貌的表现,“齿如齐贝”是形容这种美的一种方式。
  3. 看到她那排得整整齐齐、白净如玉的牙齿,我不禁赞叹了一句:“真是齿如齐贝啊!”
  4. 老师告诉我们,古代文人常用“齿如齐贝”的比喻来形容人的美丽,尤其是女子的美丽。
  5. 《诗经》中有记载:“其容不改,其心孔危。齿如齐贝,唇若丹霞。”用来形容一个女子虽然面容依然保持年轻,但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齿如齐贝”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不仅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之美,还能增添语言的美感与表现力。

分词解释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qí,jì,zī,zhāi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4 全;完全:~全。人到~了。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bèi

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雕。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