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的拼音、解释、组词
骨瘦如柴的简介:
形容消瘦到极点。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身骨架瘦得露出来,根根像木材一样。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语出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形销骨立」
2. 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引)才闻居士病荣(萦)身,凡是有灵皆怪讶,病卧只居方丈内,饥羸起坐甚艰难。国王王子尽奔波,居士宰官咸礼觐,一切天人皆到会,果然见一病维摩。多将汤药问因依,大照国师寻斩候,虽即(至心)申体察,莫知来处辩其因。谢诸人者赐相哀,四大元知有此灾,旧日神情威似虎,今来体骨瘦如柴。深贵汝,倍忧怀,我此身形自叹裁,因有如斯萦病故,广陈妙法唱将来。
3. 「变文」是唐代时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由散文和韵文交替组成,内容以演绎佛经故事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主。〈维摩诘经讲经文〉是根据《维摩诘经》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有时几十字的经文,可以铺陈为数千字。内容叙述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问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后文殊菩萨应命前往。文中描述维摩诘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后变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样。「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豺是一种骨架露出看起来像细瘦的动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1. 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例】生了这场大病,使他变得骨瘦如柴。
1. 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回:「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也作「骨瘦如豺」、「瘦骨如柴」。
《骨瘦如柴》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消瘦,骨骼清晰可见,好像一根根细枝在皮肤下显露出来。这个成语体现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或者长期营养不良。
详细解释:
- 词义构成:“骨”指的是人的骨架,“瘦”是形容身体不丰满,“如柴”比喻像木柴一样脆弱或干枯。将这几个词语组合起来,形象地描绘出极度消瘦的状态。
- 使用场合:多用于描述因疾病、饥饿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极度虚弱和消瘦的情况。
造句示例:
- 这位老人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如柴,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 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她整个人看起来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
- 战争期间的难民中,有很多孩子骨瘦如柴,他们的身体状况令人心疼。
- 为了减肥过度,他现在整个人都骨瘦如柴了,连衣服都不合身了。
- 在那个饥荒年代里,许多人都因为食物匮乏而骨瘦如柴。
这些例子展示了“骨瘦如柴”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shòu
1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2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3 细削,单薄:字小而~。4 土地瘠薄:~瘠。5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2 烧柴祭天:“~于上帝”。3 瘦,不松软:~鸡。~心。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