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的拼音、解释、组词
马后炮的简介:
mǎ hòu pào
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机过后才有所举动。如:做事要抢先机,立即行动,不要只是放马后炮!
1. 象棋术语。棋局中,在同一条线上,帅隔一格有对方的马,如在马后放上包叫将,则帅必死无疑。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后,方才提出意见或办法。【例】他每次都在事后,才放马后炮!
1. 事情或时机过后才有所举动。如:「做事要抢先机,立即行动,不要只是放马后炮!」
《马后炮》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象棋,意思是指在事情已经发生或局面已定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给出建议或进行评论的行为。这往往意味着行为的时机已经错过,对于结果没有实际的影响,甚至有时只会显得多余或者多此一举。
使用这个词语时,常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指的是那些事后才提出的补救措施或意见,其效果通常有限。成语“马后炮”在现代语境中也经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切实际、时机已过的建议或行动。
造句
- 如果你早些时间提醒我注意安全的话,这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现在说这些只不过是马后炮罢了。
- 现在再去讨论市场策略的变化已经没有意义了,那只是马后炮。
- 老板批评小李做事太急功近利,结果却只能是马后炮。
- 他们总是等到事情闹大了才出来发表意见,简直是典型的马后炮。
- 我建议大家在行动前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后果,不要只是一味的马后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