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宝塔诗的简介:
bǎo tǎ shī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诗体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因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称为「宝塔诗」。后代也有延长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实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宝塔诗》,又称为“层递式诗”或“阶梯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这种诗的特点是每一句的字数从一到七(或者更多),逐句递增,形如宝塔,故而得名。宝塔诗不仅要求在结构上具有美感和层次感,在内容表达方面也往往讲究意境、诗意与主题的一致性。
详细解释:
- 结构特点:宝塔诗的基本形式是从一言开始,每向下一句增加一个字数,直到七言或更多的诗句。
- 层次分明: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多一个汉字,这种阶梯式的布局使得诗歌有如一座宝塔,自下而上逐层展开。
- 内容要求:虽然结构是固定的,但内容可以自由发挥。既可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也可以传达哲理。
造句示例:
- “日出”(一句)
- “云生处”
- “水映天”
- “山色翠微间”
- “楼台高入白云边”
在上述例子中,“日出”为一言,“云生处”为二言,以此类推。这样的形式能够通过逐层的字数增加,构建起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附加示例:
- “风”(一句)
- “吹”(两句)
- “柳絮轻”
- “随烟起”
- “春色满人间”
以上是更具体的五个句子组成的宝塔诗片段,可以看出每一句字数的递增和内容的逐步扩展。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宝塔诗》不仅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创意,也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从简入繁、由浅及深的艺术享受。
分词解释
宝
bǎo
1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贝。~剑。~物。~藏(zàng )。国~。财~。珍~。传(chuán)家~。如获至~。~贵。2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座。登大~(皇帝登基)。3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地。~刹(称呼庙字)。~号(称呼别人的店铺)。4 指金属货币:元~。5 赌具的一种:开~。押~。
塔
tǎ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佛~。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灯~。纪念~。金字~。~楼。3 姓。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