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北防护林的简介:
sān běi fáng hù lín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地区为解决生态失衡而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跨十三个省、市和自治区,占国土面积42.4%,被国内外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绿色万里长城”。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建设时间为1978-2050年。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14.95%。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地区为解决生态失衡而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跨十三个省、市和自治区,占国土面积42.4%,被国内外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绿色万里长城”。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建设时间为1978-2050年。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14.95%。
- AI解释
词语“三北防护林”是一个中文成语,拼音是sān běi fáng bào lín。这表示的是在北方的三个方向(西北、东北和北部)进行森林建设或绿化活动,旨在为抵御风沙侵蚀、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供支撑。
以下是五个造句:
- "我们学校的三北防护林计划已经实施了五年,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从最初的20%提高到了现在的50%,极大地减少了春季的风沙天气。"
- "为了保护环境,当地政府正在推动建立三北防护林工程,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项目,旨在将沙漠变成绿洲。"
- "我经常去三北防护林进行徒步旅行,那里有茂密的植被和清澈的溪流,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 "在冬季的风雪中,三北防护林成为了我们的避风港,即使外面的世界被严寒笼罩了,这里依然温暖如春。"
- "为了建设美丽的新城市,市政府正计划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完成。"
这些句子展示了“三北防护林”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北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防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护
hù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2 救助:~护。3 掩蔽,包庇:~短。庇~。
林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