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无所有的简介: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什么都没有。※语或出敦煌变文《山远公话》。
2. ※敦煌变文《山远公话》(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引)相公问:「十类者何?」善庆曰:「第一、有形者,见泥龛塑像,便即虚心礼拜,直云佛如须弥山,见形发心,此即名为有形。第二、是无形者,不立性处不见性,如水中之月1>,空里之风2>,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此即名为无形。……」 〔注解〕 (1) 水中之月:映在水中的月亮,并非实体,故用来比喻事物难以捉摸。 (2) 空里之风:凭空生起的风,无中生有,比喻万有生于虚无。
3. 「一无所有」就是什么都没有。见用于敦煌变文《山远公话》。《山远公话》是一则记载僧人惠远生平事迹的故事。文中,善庆即是惠远,他为宰相崔相公解释何为「无形」:「佛法是无形的,就像映在水中的月亮,凭空生起的风,是虚无空泛难以捉摸的。」原文中就用「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来表示「无形」。又如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逮旬日,钧异其事,驰往旧游访之,则向之花竹一无所有,但见颓垣坏栋而已。」钧回到当日宴客的地方,之前的花卉、松竹都不见了,看到的却是倒塌的墙、倾毁的房屋。引文中「一无所有」,也是指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1. 什么都没有。【例】虽然他现在一无所有,但是,我相信他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1. 什么都没有。《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907b._104_0.gif;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此即名为无形。」《红楼梦》第四五回:「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
《一无所有》这个成语或词汇用来形容人、物或者状态完全没有东西,或者处于一种极度贫乏的状态。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它常用于描述极端贫困、没有资源或是没有任何收获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表示一个数学术语上的“零”——什么都没有。
- 使用场合: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状态、经济状况或者是某项计划的结果等。
- 情感色彩:往往带有消极或负面的情感色彩,但也可以用在某些情境中以表达极度的自由感。
造句:
- 尽管他的父母给了他很多爱和支持,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在生活中一无所有。
-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和储蓄,当他失业时发现自己几乎一无所有。
- 这次考试他因没有复习而一无所获。
- 在那间破旧的房子里,她感到自己像是生活在了一无所有的世界里。
- 尽管他们的农场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生长,但在经历了长期干旱之后,他们现在觉得自己的收获一无所有。
以上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一无所有”的含义。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或成语。
分词解释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