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扶伤的拼音、解释、组词
与死扶伤的简介:
yǔ sǐ fú shāng
与:援助;扶:扶助。援助要死的人,辅助受伤的人。
与:援助;扶:扶助。援助要死的人,辅助受伤的人。
- AI解释
词语“与死扶伤”是一个成语,但实际上是两个成语的组合:“与死”和“扶伤”。这两个成语通常各自独立使用。
-
与死:形容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源自《礼记·儒行》:“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诚信,行必忠正;食人之食则念报人之患,受人之禄则思尽人之事。”这里的“与死”指的是在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勇敢态度。
-
扶伤:指救治受伤的人。源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公乘阳庆(即扁鹊)者,齐之高士也,为方术以自显,名闻诸国。”这里的“扶伤”是指扁鹊这样的人物在医学上救助病人。
综合来看,“与死扶伤”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勇敢地救助他人的高尚行为。它体现了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精神和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的崇高品德。
造句
- 在那场灾难中,消防员们展现了与死扶伤的勇气,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救援被困群众。
- 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演绎着与死扶伤的故事,他们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精神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 当地震发生时,他毫不犹豫地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位受伤的儿童,并用自己的双手为他提供了初步的急救。这种与死扶伤的行为令人敬佩。
- 为了拯救那位即将坠落的游客,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到悬崖边缘,最终成功将他解救下来,展现了与死扶伤的精神。
-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无数志愿者和救援人员在洪水面前不惧生死,奋力抢救被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与死扶伤的高尚情操。
分词解释
与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扶
fú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伤
shāng
1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2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5 妨碍:无~大体。6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7 得罪:~众。开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