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上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篇上论的简介:
shàng piān shàng lùn
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 AI解释
关于“上篇上论”的解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上篇上论”作为固定成语或常用表达。这可能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表述或者是某种特殊文体中的用词组合。“上篇”通常用于描述文章、书籍等文献的开头部分,“上论”可能是指高层次或深入的讨论。
从结构上看,可以推测“上篇上论”可能表示文献中高级别或者较高层次的内容位于最开始的部分。如果这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表述,那么它的具体含义会依赖于上下文来确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表达,并帮助您构建相关的句子,我们可以假设它是描述某本书或论文的前言部分,即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
造句示例:
- 在这本关于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中,作者在“上篇上论”中提出了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深刻见解。
- 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整部作品,我先仔细阅读了其中的“上篇上论”,它们为后续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学术论文通常会将最重要的论点放在引言部分,“上篇上论”就是指这样具有统领作用的内容。
- 在撰写报告时,作者特意在开头部分添加了一个精彩的“上篇上论”,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激发了兴趣。
-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快速浏览《经济学通史》的“上篇上论”,从中获取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根据假设情境构建的,并未直接基于标准汉语表达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上篇上论”这样的表述需依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
分词解释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篇
piān
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