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衅三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衅三沐的简介:

sān xìn sān mù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三次用香料涂身,三次沐浴,表示对人的礼遇、尊重。宋˙黄庭坚˙元勋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自智而教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亦作三沐三薰、三衅三浴、三熏三沐、三浴三熏。

1. 三次用香料涂身,三次沐浴,表示对人的礼遇、尊重。宋.黄庭坚〈元勋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自智而教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也作「三沐三薰」、「三衅三浴」、「三熏三沐」、「三浴三熏」。

三衅三沐》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礼制文化,其意为三次进行沐浴和祭祀前的仪式准备。在古代礼仪中,“衅”是通过将酒或牲血涂抹于器物或建筑物之上,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并驱除邪气;“沐”则指沐浴,是一种洁净身体的方式。合起来即表示经过严格的清洁、沐浴和祭拜程序,以表达对神圣仪式的庄重与敬意。

造句:

  1. 古代帝王在大典之前都会进行三衅三沐的礼仪准备,以此来显示对神灵的虔诚之心。
  2. 在祭祀祖先时,我们全家遵循传统习俗,进行了三次沐浴和一次祭拜,做到了《三衅三沐》的精神。
  3. 为了迎接贵宾的到来,主人决定按照古代礼制中“三衅三沐”的仪式进行精心准备,以此表达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
  4. 在举行重大的国家庆典时,官员们会遵循古老的《三衅三沐》仪式来清洁身体和心灵,以期带来好运和吉祥。
  5. 当地的传统节日即将来临,在此期间,村民会按照《三衅三沐》的习俗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此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xìn

1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2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隙。~端(争端)。挑~。寻~。3 以香熏身:~浴。

1 洗头发:~浴。栉风~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2 润泽,或受润泽:~恩。3 古代官员休假:~日。休~。4 整治:助之~椁。5 米汁。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