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底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朵底子的简介:
ěr duǒ dǐ/de zǐ
〈方〉中耳炎。
〈方〉中耳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俗称耳内出脓的病。
词语“耳朵底子”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但在某些方言中可能被使用。根据字面意义和语境推测,“耳朵底子”似乎与听觉有关,但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明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个词语,我们可以假设它是一个比喻或惯用语,其意思可能是形容某事或某人特别容易接受信息、意见或建议。
意义
- 假设释义:通常情况下,“耳朵底子”可能是指一个人听东西非常灵敏,或者对某些事情特别敏感,就像人的耳朵的“底部”,能够轻易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 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表示某人对意见、建议或事实特别容易接受或采纳。
造句
- 爸爸是个耳朵底子的人,你只要轻轻一说,他就会答应你的请求。
- 小明总是耳朵底子的,老师刚说了什么,他就已经完全明白了。
- 在团队讨论中,李总的耳朵底子让他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 耳朵底子的妈妈对每个孩子的要求都很清楚,从不漏掉任何细节。
- 他的耳朵底子超乎寻常,每次听到别人的意见都会立刻做出回应。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假设的释义编写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词语用法。如果你是在特定地区或社群中听到这个词汇,建议结合具体的语境进一步理解其确切含义。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朵
duǒ
1 植物的花或苞:花~。~儿。2 量词,指花或成团的东西:三~花。3 动:~颐(指动腮颊嚼东西吃的样子)。4 姓。
底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