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布斗粟的拼音、解释、组词

尺布斗粟的简介:

chǐ bù dǒu sù
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十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亦作斗粟尺布。

1.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尺布斗粟》这一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其中“尺布”指的是长度为一尺的布,“斗粟”指的是容积为一斗的小量谷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双方争执甚烈、互不相让的情形。通常在描述人在处理纠纷或进行交易时态度强硬、不愿意妥协的情景。

【详细解释】 - “尺布”和“斗粟”是古代计量单位,分别代表长度和容积的较小量。 - 成语形象地比喻双方在很小的利益面前也寸步不让,体现了双方都极其固执己见的态度。 - 这个成语可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小矛盾或争论、市场竞争中对利益的争夺等场景。

【造句示例】 1. 老王和老李因为一尺布料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简直是“尺布斗粟”啊! 2.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买家与卖家往往会出现“尺布斗粟”的局面。 3. 他们俩在工资待遇上斤斤计较,真是“尺布斗粟”,令人无奈。 4. 谈判桌上双方互不让步,争得脸红脖子粗,简直是“尺布斗粟”。 5. 由于意见不合,在这次合作项目中我们陷入了“尺布斗粟”的僵局。

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文化背景和语境的适宜性,以确保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分词解释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2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