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风的简介:

zhāo fēng
1.把风引来。 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 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宋.张舜民〈纨扇〉诗:「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2. 惹人注意而招致是非。如:「你这种争强好斗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

招风》这个词语通常不是作为成语或固定的短语来使用的,而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招”和“风”。在汉语中,它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含义或用法:

  1. 字面意义:直接理解为吸引注意、引人注目。
  2. 比喻义:常用来形容那些容易引起别人特别关注或者兴趣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招”在这里可以引申为“吸引”、“引起”,表示某物或某人在某些方面显得格外突出,能够轻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兴趣。
  • “风”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界的风;二是指流行的、时尚的事物。在《招风》中更倾向于比喻义。

造句:

  1. 他那张帅气的脸孔真是《招风》,总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2. 虽然这部新上映的电影题材并不新颖,但它的宣传方式十分巧妙,《招风》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3. 在社交媒体上,那些精心设计的内容更容易《招风》,迅速获得大量点赞和转发。
  4. 他穿着一件鲜艳的颜色衣服,在队伍中显得格外突出,简直就是个《招风》的标志。
  5.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独特,引人注目,可以说是这本书能成功出版的关键之一,《招风》了读者的目光。

分词解释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