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君子事件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君子事件的简介:

qī jūn zǐ shì jiàn
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后,多次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释放政治犯等要求。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人,史称“七君子事件”。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极为愤慨,广泛开展营救运动。1937年7月后,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沈钧儒等七人。

  • AI解释

七君子事件》并非一个广泛认知的、固定的历史或文化术语,但根据其名称来看,可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和背景下的事件。从字面意义推测,“七君子”可能是指被指控或逮捕的七个知名人士或者代表,而“事件”则表示这些人的行为或所涉及的事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在现代中国语境中,“七君子事件”通常指的是1955年发生的一起著名案件。在这场事件中,七位知名的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被指控为反对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并以“反革命罪名”遭到逮捕入狱。这七人包括著名作家周作人、律师罗隆基、社会活动家李鼎铭等。

造句

  1. 历史书籍中经常提到《七君子事件》这一敏感话题。
  2. 在纪念《七君子事件》五十周年时,学者们对那场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3. 这场《七君子事件》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且具有争议性的节点。
  4. 七君子事件》中涉及的人物多为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物,因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5. 研究《七君子事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20世纪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

请注意,“七君子事件”的具体细节和背景可能因不同的历史叙述而有所不同。上述内容是基于已有的公开信息进行的解释与造句,并不代表该事件的所有方面或全面的历史事实。如果需要了解这一事件的具体历史情况,建议查阅相关的学术资料或专业书籍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jiàn

1 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事。2 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儿。案~。3 不平常的大事情:事~。4 文书证明之类:文~。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