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胶的拼音、解释、组词

骨胶的简介:

gǔ/gū jiāo
用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骨胶》通常是指由动物骨骼熬制而成的一种黏合剂或胶质,主要在传统工艺中被使用。其制作过程大致是将骨头经过浸泡、清洗后,置于锅中进行长时间熬煮,去除杂质和异味,最终得到一种具有粘性的物质。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环保要求的加强,现代更多采用合成材料代替天然骨胶

详细解释

  • 来源:主要来源于牛、猪等哺乳动物的骨骼。
  • 用途:传统上用于修补瓷器、制作模型、甚至在一些老旧的手工艺品修复中使用。近年来因环保和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其应用范围有所缩小。
  • 特性: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耐久性。

造句

  1. 因为老式胶水容易脱落,所以匠人们开始尝试用骨胶来代替传统的植物胶。
  2. 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着一份关于如何使用骨胶修补古代陶瓷器皿的详细记录。
  3. 在制作传统木偶时,艺术家们通常会选用天然骨胶作为黏合材料,以保持作品的真实性。
  4.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人选择用合成树脂代替骨胶来修复古董家具,因为后者不仅环保而且更加稳定。
  5. 尽管现代已经有多种替代品可供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手工艺领域中,骨胶仍然因其独特的粘合性能被视作宝贵的传统材料。

分词解释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jiāo

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