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尺的拼音、解释、组词

镇尺的简介:

zhèn chǐ/chě
1.用金属或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以压书或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镇压纸张或书籍的文具。多以铜、铁、玉、石等重物制成。也称为「镇纸」、「书镇」。

《镇尺》详解

定义与基本含义: “镇尺”是古代书写或绘画工具中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压纸,防止书写时墨水渗透到下面的纸上。它的形状通常为长条形,一端较宽,可以用来按住纸张的一角,另一端则比较细窄,便于提起和放置。

材料与结构: 镇尺多由铜、玉、瓷等材质制成,有多种样式和长度。常见的形状是扁平的方形或矩形,也有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它们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可以适应不同的书写需求。

使用场景: 在古代,读书人写文章或画画时都会用到镇尺。通过压住纸张的一角,确保墨水不会渗透到下面的纸张上,以保持作品的整洁与清晰度。

造句

  1. “老李收藏了一枚清代的玉镇尺,每当他挥毫泼墨前,都会轻柔地拿起它来稳定纸张。”
  2. “古代文人书房中除了笔墨纸砚外,还常常摆放着一个精致的镇尺,以增加书斋的文化气息。”
  3. “李老师在进行毛笔书法教学时,特意准备了一件漂亮的紫檀木镇尺给学生们使用。”
  4. “每当有重要文件需要签署或起草时,老王都会先用他家传的金质镇尺按住纸张,确保书写的清晰度和整洁性。”
  5. “博物馆中展出的一把古代铜制镇尺,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镇尺在传统生活中的用途,还强调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

分词解释

zhèn

1 压:~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反。~服。~慑。~守。3 安定:~静。~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城~。村~。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8 整个一段时间:~日(整天)。9 时常:十年~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