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府的简介:

dà fǔ
1.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参见"九府"。 2.公府。 3.泛指上级官府。 4.明清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1)周代掌管财库的人。(2)明清时指督抚。

2. 高官。《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3. 朝廷的府库。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赐李姥大府钱万缗,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

大府》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含义较为丰富和广泛。在不同的语境下,“大府”可以指代官署、府库等不同含义。

  1. 官署或衙门:在古代,"大府"有时用来指称重要的官署或者政府机构。
  2. 库藏或仓库:有时候,“大府”也指的是用于储存物资的大型仓库。
  3. 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大府”还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职位名称,或者是某位重要人物的名字。

造句

  1. 古代文献记载:“大府之库藏金银无数,皆为国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古代某个官署(大府)中的仓库里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都是国家财政使用的一部分。
  2. 历史学家研究时写道:“汉朝时期的大府官员常需处理复杂的政务和庞大的财务事务。”——这里描述的是在汉代,“大府”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或职位,负责处理繁杂的行政和财务工作。
  3. 在现代语言中借用古语来表达庄重的意味时可以说:“我们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大府机构,负责管理公司的所有物资采购与仓储事务。”——此处虽然背景为现代企业,但使用“大府”一词增添了古典文化色彩,强调了该机构的重要性。
  4. 一位古代诗人写道:“大府之中藏秘籍,文采飞扬映华章。”——此句用于形容某个衙门内珍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
  5. 古代小说中描述某位官员时提到:“此人位居大府之上,负责治理一方百姓。”——在这里,“大府”被用来指称这位官员所在的政府机关或职位。

请注意,上述情境和用词都是基于“大府”的不同含义进行的推测性表述,并非完全的历史事实。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