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策的简介:

guó cè
国家的基本政策。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的政策。【例】国策顾问

2. 书名。汉.刘向辑,三十三卷。依国别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等十二策。记载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政治大事,及当时策士的言论行为。刻划人物生动活泼,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史料。【例】语言形象鲜明、辩辞宏肆瑰丽,是《国策》一书的特色。 △《战国策》

1. 国家的政策。如:「共商国策」。

2. 《战国策》的别名。参见「战国策」条。

《国策》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通常指的是各国君臣为了解决国家内部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文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国策”也可以指一个国家长期遵循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

详细解释

  1. 概念:《国策》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君臣为了应对当时的复杂局势,制定的一系列旨在巩固自身地位、增强实力或者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策略与政策。这些政策往往涉及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方面。

  2. 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手段。

  3. 影响:不仅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

造句

  1. 政府需要综合考量国内外形势,制定符合当前国情的《国策》,以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纷纷出台自己的《国策》,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策》中应包含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内容,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4. 在外交领域,制定恰当的《国策》,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5.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国家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国策》,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