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耳交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接耳交头的简介:

jiē ěr jiāo tóu
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交头接耳」。见「交头接耳」条。

2. 此处所列为「交头接耳」之典源,提供参考。 《前汉书平话.卷下》众官领旨赴宴,坐定了。陈平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俄尔坐筵,敕下樊亢为明府监宴,赐剑一口,如有筵前作闹者,先斩后奏。樊亢告曰:「第一,筵上不得双起;第二,筵1>上不得交头接耳;第三,不得推醉。如违此令,当筵吃剑!」 〔注解〕 (1) 筵:宴席。

3. 此处所列为「交头接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平话是宋代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多取材自古代轶事,《前汉书平话》即是改编自西汉的历史。汉朝初年,高祖皇帝驾崩后,接任的惠帝个性软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吕氏把持。惠帝崩后,吕后又立少帝,并大封宗族兄弟为王,引起刘氏诸王与朝中大臣的不满。《前汉书平话》讲述到这段历史,说燕王刘泽起兵反吕后,吕后认为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结果,便听从族人吕胥的建议,宴请各大臣,要在席间窗u侨础雕@点下马威。吕后命樊亢维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项禁令:一、不能两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凑近头耳私语,三、不得推说酒醉拒饮。违者立斩。后来「交头接耳」就被用来形容低声私语。

1. 低声私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些服侍的人,无不一个个接耳交头,颂扬叹赏。」《三侠五义》第九八回:「众妇女见了,一个个低言悄语,接耳交头。」也作「交头接耳」。

词语“接耳交头”似乎存在一些笔误或误解。正确的词语应该是“窃窃私语”,它是指人们在角落里低声细语地交谈,通常指非正式、秘密或者私下里的对话。

详细解释:

  • 含义:“窃窃私语”形容的是两个人在耳语,说话声音很小。
  • 用法: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亲密的人在不被他人注意的情况下低声讨论问题或交换意见。它也常常用于描绘背后议论、私下交谈的情况。

造句:

  1. 她俩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好像有什么重要的秘密要分享。
  2. 老王和小李下班后喜欢一起去公园的凉亭里窃窃私语,谈论工作以外的话题。
  3. 张经理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便走进了办公室的一角开始窃窃私语。
  4. 孩子们在课堂上窃窃私语,讨论着即将来临的学校旅行计划。
  5. 夫妇俩晚饭后爱去阳台上享受片刻静谧时光,喜欢在那里窃窃私语、分享彼此的心情和想法。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窃窃私语”这一成语。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jiē

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3 靠近,挨上:~近。邻~。~吻。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5 迎:~风。~生。~待。6 姓。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jiāo

1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2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3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4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5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6 两性和合:性~。杂~。7 同“ 跤 ”。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