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上皇的简介:
tài shàng huáng
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皇帝的父亲。
2. 借指于幕后掌权的人。【例】总经理的老婆在公司是个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
1. 皇帝的父亲。《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自疑不能归长安,肃宗以太上皇奉迎,然后自蜀还京。」
2. 比喻于幕后掌权之人。如:「他名义上是老板,但他老婆却是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
3. 道教神话中,远古帝王之一。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太上老君开天经》:「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
词语解释
太上皇,一个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常用的词汇。它有两层含义:
-
字面意义上的“太上皇”:通常是指已退位为太上皇的皇帝,即在位时曾是君主、后来因为年老、退位或其他原因不再直接执政但仍享有尊贵地位的人。这种称呼体现了对前朝者的尊重和对其统治成就的认可。
-
引申意义下的“太上皇”:有时也用来比喻那些虽然已失去权力或影响力,但仍然拥有巨大威望或者影响力的长者或权威人物。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非正式场合中。
在中国古代史中,“太上皇”是常见的称谓之一,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如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的父亲朱元璋就成为了太上皇。这种称号不仅体现了对前朝者的尊重,也暗示了权力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
造句
-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尊其父朱元璋为太上皇,以示对其成就的认可。
-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书籍中,“太上皇”是一个常见的称谓。
- 现代有时也会用“太上皇”来戏称那些虽不在管理岗位,但仍然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决策的人。
- 从历史的角度看,“太上皇”的称呼体现了权力的交接和尊重前朝者的重要性。
- 唐玄宗退位后被尊称为太上皇,继续享受国家给予的特权。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太上皇”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皇
huáng
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2 大:~~巨著。冠冕堂~。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4 同“ 遑 ”,闲遐。5 同“ 惶 ”,恐惧。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