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舆地的简介:

yú dì/de
1.《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遂以"舆地"指大地;土地。 2.地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淮南子.原道》:「以天为盖,以地为舆。」指土地。《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唐.司马贞.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

2. 地图。《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传》:「及拜爵封侯之赏,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陈图。」南朝梁.萧统〈谢敕赉地图启〉:「汉氏舆地,形兹未拟。」

《舆地》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被用来指代“地理”或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山川河流、城市道路等方面的描述和研究。它不仅涉及地理学本身的知识体系,还包含了古人对于天地人关系的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 :本意是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如马车。
  • :指土地或大地。

综合起来,“舆地”可以理解为在行进中观察和记录下的地理信息,或者是在旅行过程中对所见之地的描述与研究。它不仅是一种地理知识,更蕴含了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以下是五个包含《舆地》一词或其意义的造句:

  1. 古代中国的《山海经》,就是一部详尽记录各地自然景观、地理特点的经典著作。
  2.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南北自然环境差异,《舆地志》成为了许多学者必读的书籍之一。
  3. 明清时期的文人常以游历四方为主题,撰写《舆地纪胜》等作品来分享他们的见闻和心得。
  4. 在地理信息系统蓬勃发展的今天,《舆地学》依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并且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术和理论成果。
  5. 中国古代的旅行家们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许多珍贵的地图与记述,《舆地志》便是这些探索活动的重要记录。

分词解释

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3 疆域:~地。~图。堪~(相地,风水)。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