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二王帖的简介:

èr wáng tiè/tiě/tiē
1.晋王羲之﹑献之父子的行草书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晋代王羲之、献之父子的行草书帖。

词语“二王帖”是指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与虞世南合作的一部集帖,收录了他们两位大书法家的作品。该帖因其在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闻名。

  1. 二王帖》:指由唐代两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虞世南共同编纂的法帖集。
  2. 造句:
  3. 欧阳询与虞世南的书法技艺,就像古代双子星座下的星辰一样完美结合,《二王帖》就是他们合作成果的结晶。
  4. 在欣赏《二王帖》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笔墨飘逸、行书流畅的时代。

请注意,虽然“二王”在这里指的是欧阳询和虞世南,但这个术语也可以用来指代历史上两位书法大家。在古代中国书法史上,《二王帖》是其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书法技艺。

分词解释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