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的拼音、解释、组词

议亲的简介:

yì qīn/qìng
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代八辟法之一。五族之内及外亲之有服者,有罪则议之,以期减免。见《周礼.秋官.小司寇》。

2. 商议婚事。《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请个地理先生,择地殡葬了王氏棺讫,那时便渐渐有人来议亲。」

《议亲》,通常指在古代或某些传统社会中,两家之间为了婚姻关系而进行商谈和安排的过程。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研究中。"议亲"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商,目的是为了让双方的家庭成员达成婚约,其过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家庭背景的了解、双方家长及家族的意见交流、对婚礼日期的选择等。

造句

  1. 刘家和张家两家因为刘父看中了张氏的经济实力,所以决定议亲
  2. 小说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是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因长辈们的安排而正式开始了议亲的过程。
  3. 虽然现代社会早已不再严格实行包办婚姻,但在某些地区或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通过双方家长的沟通来实现议亲的现象。
  4. 在一个传统的家族中,两家决定要为各自的儿女进行议亲前,必须经过多次的深入交流与了解。
  5. 张三为了女儿能够有一个合适的归宿,在外多方打听、联络,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达成了两家人的议亲协议。

以上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示了“议亲”这一概念的应用方式和背景。需要注意的是,“议亲”这种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化或改变形式,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仍有其存在价值。

分词解释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

qīn,qìng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 婚姻:~事。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