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日的拼音、解释、组词

蔽日的简介:

bì rì
1.遮蔽日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遮蔽阳光。《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出了洛阳,行无一箭之地,但见尘头蔽日,金鼓喧天。」

词语释义

蔽日:形容事物之大或遮挡范围之广,以至于能遮住太阳。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多用来形容巨大的物体、景象或是壮观的场景。在现代汉语中,“蔽”有“遮蔽”的意思,“日”自然指的是太阳。“蔽日”一词通常用来描绘一种非常壮丽或宏伟的景象。

造句

  1. 长龙般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从远处走来,士兵们手持长枪密布成阵,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市,将天空几乎完全遮蔽,显得格外壮观。

  2. 那棵参天古树茂盛得似乎连太阳都快被它挡住了,阳光只在树叶缝隙间勉强透出一点光斑。

  3.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中,群山层层叠叠地连在一起,如同巨大的屏障一样将天空蔽住,美不胜收。

  4. 巨浪滔天,仿佛大海也被遮住了大部分光线,波涛汹涌间显得格外壮观。

  5. 数万只大雁从北方飞来,在空中排列成队形,犹如一面旗帜在广袤的蓝天中挥舞,将太阳几乎完全遮蔽了。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对象来展示“蔽日”这一词汇所蕴含的巨大、宏伟之意境。

分词解释

1 遮,挡:~野。遮~。掩~。2 隐藏:~匿。隐~。3 欺骗,隐瞒:蒙~。~美扬恶。4 概括:一言以~之。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