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珰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珰的简介:

ěr dāng
1.妇女的耳饰。 2.卷耳﹑苍耳子的别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耳朵上的饰物。《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簪珥。珥,耳珰垂珠也。」也作「明珰」、「珥珰」。

2. 卷耳的别名。参见「卷耳」条。

耳珰》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耳饰,也被称为“垂珠”、“耳坠”,属于佩戴在耳朵上的装饰品。这种饰品通常由金、银等金属或者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形状多样,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小动物,还有许多其他形态。它不仅具有美化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耳珰作为一种饰品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尤其是在汉代之后开始广泛使用。
  • 佩戴方式:通常从耳朵穿入耳孔后垂下的部分,能够随着头部的移动而摇曳生姿,增添美感。
  • 文化象征:在古代中国,佩戴耳珰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如富贵、吉祥等。

造句

  1. 古装电视剧中那些贵族女子往往头戴华贵发饰,颈挂金项链,手挽玉镯,脚踏绣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们那垂坠的耳珰
  2. 在唐代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诗人将耳珰与美人形象联系在一起,用以赞美女性之美。
  3. 她轻轻一动头,耳旁的耳珰便随着动作微微摇曳,更添了几分娇俏之态。
  4. 这件文物上保存下来的古代耳珰虽已历经千年风霜,但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5. 为了准备这场宴会,她特地挑选了一对珍珠耳珰,希望能增添更多光彩。

分词解释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