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与京的拼音、解释、组词

莫之与京的简介:

mò zhī yǔ jīng
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大得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极大。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京,大。莫之与京指没有什么比它更大。形容极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或作大莫与京。

1. 京,大。莫之与京指没有什么比它更大。形容极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也作「大莫与京」。

莫之与京》这个短语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莫之与”和“京”。在现代汉语中,“莫之与”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含义并尝试给出合理的解读。

  1. “莫之与”可以理解为“没有人给予”的意思。其中的“莫”是表示否定的助动词,相当于“没有谁”,而“与”在此语境中可能是“给予、提供”的意思。
  2. “京”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它可以指古都(如京都),也可以作为计量单位使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大。

综上所述,“莫之与京”可能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人给予高度或者没人能给予这样的高度”。这个解释基于对词语的拆解和推测,并非出自古典文献。若以此为基础,造句如下:

  1. 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人,无人能够独占这份光荣。
  2. 他的才华无与伦比,在这里"莫之与京"表达了赞美之意。
  3. 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人能袖手旁观,都应尽自己的一份力。
  4.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莫之与京”可以用来形容科学的高度难以限量。
  5. 他的成功来自于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无人能够单独享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莫之与京”并非常用的词组或成语,所以它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灵活调整。在正式或文学创作中准确表达其含义时,最好通过上下文进行说明,确保理解的一致性。

分词解释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