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空的拼音、解释、组词

苦空的简介:

kǔ kōng/kòng/kǒng
1.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苦,凡事俱空。后亦用作佛门的代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说一切皆苦、一切皆空,是佛法的特点,后用以指佛法。《佩文韵府.卷一.东韵》:「苏轼诗:『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在佛教中,“苦”与“空”是两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们合称为“苦空”,用来表达对人生和宇宙本质的理解。

  1. :指的是人生的本质状态。根据佛教的观点,人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不满,无论是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烦恼还是生命中的无常变化,都构成了人生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普遍存在的,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或某段时期。

  2. :指的是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状态,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并不具备独立、永恒不变的本质。“空”在这里不仅仅是指虚无,而是说一切现象都不具备绝对的真实性。这种观点强调了对物质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应该超越表面现象。

结合上述解释,“苦空”体现了佛教对于人生痛苦以及万物虚幻本质的看法,教导人们应当超脱于这些外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以下是五个使用“苦空”的造句示例:

  1.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所有生灵都在经历苦空,但只要我们能明悟无常,就能找到解脱之道。
  2. 在面对困境时,他总是想起佛家所说的“苦空”,尝试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一切。
  3. 人生是一场修行,“苦空”的观念帮助许多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4. 对于那些执着于物质享受的人来说,理解“苦空”有助于他们从无止境的追求中解脱出来。
  5. 在一场关于佛教哲学的讨论会上,老师引用了“苦空”来说明世间万物的本质。

分词解释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kōng,kòng,kǒ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