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嫡派的简介:

dí pài
1.指家族相传的正支。 2.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个系统传下的正支。《三国演义》第一○回:「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红楼梦》第二回:「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嫡派》这个词通常用于宗族或家族结构中,指的是正式继承家业、地位或称号的正统血脉。在传统社会中,嫡派往往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合法继承者,与旁系或庶子有所区别。它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中的正宗性和合法性。

详细解释

  • 嫡派:在宗法制度下,指家族中直接由宗主(通常是父亲)继承正统地位、财产或者爵位的人。相比而言,“庶出”则是指非正式或旁系的分支。
  •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的家谱和家族传承,现今多用于文化研究或文学作品中。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贵族家庭里,嫡派子孙享有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2. 尽管他被家族视为庶子,但他的才华和努力使他在家族内部赢得了尊严,接近了嫡派的地位。
  3. 宗族会议决定由李家的长房之子继承家族产业,确保了嫡派血脉的延续。
  4. 为了保持宗族的纯净性,家族成员常常通过婚姻或其他方式来巩固与嫡派血缘的关系。
  5.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府的嫡派分支在权势和财富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分词解释

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2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系。~派。~传。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