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的拼音、解释、组词
拖拖拉拉的简介:
tuō tuō lā lā
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做事慢吞吞,不干脆俐落。如:他是个慢郎中,做起事来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效率。
1. 做事慢吞吞,不干脆俐落。【例】他是个慢郎中,做起事来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效率。
1. 宽松摇曳的样子。如:「他的穿著拖拖拉拉,看起来很不俐落。」《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2. 后借指做事慢吞吞,不干脆俐落。如:「他是个慢郎中,做起事来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效率。」
词语详解
拖拖拉拉
- 定义: 形容做事情时动作缓慢、不干脆,拖延时间。
- 情感色彩: 中性词。通常带有批评意味,用来形容人的做事态度或行动方式不够果断和迅速。
- 使用场合: 常用于描述个人行为特征或者某些工作的执行状态。
- 关联词汇:
- 急急忙忙: 直反义词,形容做事快、不拖沓。
- 不慌不忙: 与“拖拖拉拉”相近,但更中性一些,有时也可用作褒义。
造句
- 他总是习惯拖拖拉拉地完成任务,结果经常拖延了时间又影响了工作进度。
- 这个项目需要尽快推进,如果再拖拖拉拉的就来不及了。
- 她说话做事都慢条斯理、拖拖拉拉的,让人有时候觉得很不耐烦。
- 他这个人就是个慢性子,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拖拖拉拉地慢慢来。
- 小王今天又拖拖拉拉地没有及时把报告送到领导那里去检查,结果受到了批评。
以上例子展示了“拖拖拉拉”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