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的拼音、解释、组词
捅马蜂窝的简介:
tǒng mǎ fēng wō
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
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竹棍等拨动马蜂的窝巢。比喻引动纠纷或招惹难以对付的人。如:你去招惹那个恶棍,不是存心捅马蜂窝吗?
1. 用竹棍等拨动马蜂的窝巢。比喻引动纠纷或招惹难以对付的人。如:「你去招惹那个恶棍,不是存心捅马蜂窝吗?」
《捅马蜂窝》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计后果,贸然行事,通常带有负面含义。这个短语源自一个比喻:如果去触碰或破坏马蜂窝,会招致大量马蜂的攻击。因此,“捅马蜂窝”通常意味着因为某种行动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报复或者困境。
详细解释
-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中国民间故事或口述传统,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 用法: 常用于警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谨慎行事,不要贸然行事,以免招致不良后果。
- 寓意: 强调行动前应考虑可能的结果和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造句
- 我本来想帮朋友还钱给银行的,结果没跟他说清楚细节就答应了,最后导致他更担心了,我这个捅马蜂窝的行为真是不得当。
- 这个项目太复杂了,我们最好不要随便决定行动方案,免得自己捅马蜂窝。
- 在工作中我们要细心谨慎,别因为一时疏忽而捅马蜂窝,给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别人借我的钱一直没有还,我去找他理论了一番,结果被堵在门口了。这真是因为我捅了马蜂窝。
-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利益关系,我们需要谨慎处理,否则可能会捅马蜂窝,引起更大的纠纷。
这些造句都试图展现“捅马蜂窝”所表达的警示意义:未经深思熟虑就采取行动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或冲突。
分词解释
捅
tǒng
1 用棍、棒、刀、枪等戳刺:~娄子(引起纠纷,惹祸。亦称“捅漏子”)。~马蜂窝(喻惹祸或招惹不好惹的人而引麻烦)。2 碰,触动:纸真薄,一~就破。3 揭露:把问题全~出来了。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蜂
fēng
1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2 特指“蜜蜂”:~巢。~房。~蜡。~蜜。~乳。~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3 〔~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4 众多:~起。~拥。~聚。~集。
窝
wō
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3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4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5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6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7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