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的拼音、解释、组词

填仓的简介:

tián/zhèn cāng
1.旧俗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多于是日往粮囤添加粮食,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使醉饱而去,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俗正月二十五日,粮商米贩皆须致祭仓神,故鞭炮最盛。该日,家家户户皆宰牛羊豕肉款待客人,恣飨终日,必尽饱方去,称为「填仓」。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填仓》:「按北京岁华记云:『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

词语:填仓

详细解释:填仓”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节日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通常在农历正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个别地方是正月初一)进行,这一天又被称为“填仓节”。这一节日的由来与民间传说有关,据传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和祈求新的一年中五谷丰登而设立。

习俗内容: 1. 储粮活动: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会将米、面等粮食装入仓库或储存容器内,象征性的“填仓”,以求一年的好收成。 2. 祭祀仪式:有些地方会在家中供奉土地神或其他相关神明,表达对五谷丰登的祈愿。 3. 家庭活动:有时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分享节日快乐,一同参与储粮或进行家庭聚会。

寓意象征: - 通过“填仓”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以及对于农业丰收的虔诚敬意。 - 同时,这一仪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粮食和家庭和睦的精神内涵。

造句:

  1. 在正月二十三那天,小明全家一起参加了村里传统的填仓活动,将新收获的大米装入仓库里。
  2. 填仓节不仅是储存粮食的日子,也是邻里之间互相祝福的好机会。
  3. 每年填仓节一到,妈妈都会和我一起去家里最老的粮仓中添置新米。
  4. 尽管现在食物供应充足,但每年填仓节家人都还是会依照传统习惯进行。
  5. 村里的老人说,每逢填仓节,他们总是会感到很温暖,因为它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分词解释

tián,zhèn

1 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塞。~补。~充。~空(kòng )。义愤~膺。2 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表。~词。3 形容声音巨大:~然。

cāng

1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粮~。~储。~房。2 匆忙。也作“~猝”。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