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丧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丧的简介:
dà sāng
1.指帝王﹑皇后﹑世子之丧。 2.父母的丧事。
1.指帝王﹑皇后﹑世子之丧。 2.父母的丧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子、皇后与其世子的丧礼。《周礼.天官.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
2. 父母之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戒、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3. 国亡而身被戮。《书经.多士》:「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
《大丧》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史书和古文文献中。其含义有两层:
- 指国家或家族的重大不幸、灾难:如国家遭遇重大战败、自然灾害等;家族遭遇重大变故,如家庭成员去世、家道中落等。
- 特指天子(帝王)之死:在古代,“大丧”一词多用于描述帝王的逝世。帝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支柱,其死亡被视为对国运的重大打击。
造句
- 古代每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战乱之时,就会有“大丧”的记载。
- 老王家族历史悠久,但近来却连遭不测,可谓是家门不幸,多次遭遇了所谓的“大丧”事件。
- 在古代的史书中,每当提到帝王去世时,会用“天子大丧”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皇位空缺的忧虑。
- 虽然现在已无严格的礼制规定,但在一些传统或正式场合下提及国家重要人物逝世,仍会采用类似于“遭遇大丧”的说法以示庄重。
- 由于家族中多次经历了父亲、祖父等长辈相继离世的情况,“大丧”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大丧”一词来描述一般情况下的不幸或变故,而多使用“重大损失”、“悲痛”等词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