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成的简介:

dà chéng
1.大的成就。指事功。 2.大的成就。指学问。 3.大的成就。指道德。 4.完备。 5.特指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相当完备。 6.复姓。古代有大成执。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伟大的成就。【例】经得起挫折,才能有大成。

2. 指道德或学问的成熟完备。【例】韩非的学说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1. 伟大的成就。《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2. 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为集合前人的学说或主张,形成完整的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3. 南北朝北周宣帝的年号(西元579)。

大成》这个词是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原意是指“大的成就”或“集大成”,后来引申为形容学识、技艺或事业达到极高的水平。在现代语境中,“大成”常用于描述某一领域内已经取得了全面而卓越的成果,或是某种思想、理论体系已臻完善。

详细解释

  1. 成就广泛且卓著:意味着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知识、技能或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
  2. 集多种元素之大成: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学识或能力是多方面的,能够综合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术来达成卓越的成果。

造句

  1. 李教授的研究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可以说是医学界的《大成》了。
  2. 小明这次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可以算是在解题方面达到了一个《大成》。
  3. 我们公司的管理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说达到了《大成》的水平。
  4.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精华,《大成》之作让人叹为观止。
  5.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他在心理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集大成者。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