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砂转石的拼音、解释、组词

飞砂转石的简介:

fēi shā zhuǎn shí
形容风势狂暴。同“飞沙走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风力迅猛。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暴〕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亦作飞沙走石。

1. 形容风力迅猛。《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暴〕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也作「飞沙走石」。

飞砂转石》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一种极其猛烈、快速且带有破坏性的力量或情况。它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飞扬的沙粒和滚动的石头”,比喻事物在某一瞬间变得异常激烈或者迅速地产生变化,就像被风卷起的沙粒和被推动的石头一样。

从文言文的角度来看,“飞砂转石”多用于形容自然界的灾难性事件或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但随着语境的变化,它的含义也被扩展到比喻生活中的各种剧烈变动、突发事件等情境中。

以下是五个包含“飞砂转石”的造句:

  1. 自从他被公司裁员后,原本平静的生活仿佛陷入了《飞砂转石》般的混乱状态。
  2. 在那场暴风雨来临时,小山村几乎在瞬间被《飞砂转石》般的大雨和狂风摧毁了。
  3. 他突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周围的朋友都感觉他的决定是《飞砂转石》,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4. 她的病情发展得太快,让人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场《飞砂转石》般的急迫境遇中,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失去了它的意义。
  5. 战场上敌我双方短兵相接,《飞砂转石》般地相互攻击,场面十分惨烈。

请注意,“飞砂转石”虽然形象生动,但在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多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之中。

分词解释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shā

1 同“沙”:~粒。~纸。~轮。翻~(铸造器物的工作)。~糖。

zhuǎn,zhuàn,zhuǎi

1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2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3 改换方向:~弯。向左~。4 改变位置:~移。5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