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山碑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公山碑的简介:
sān gōng shān bēi
1.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1.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 AI解释
《三公山碑》是中国汉代的一件重要文物,位于中国山东省。这个碑刻是记载孔子后代的家族谱系和历史的重要文件。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家族传承观念。
详细解释: - 三公山碑:这是对三公山碑的正确称呼。 - 汉代:指的是公元206年到453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时期的统治时期。
造句:
- 他的祖先是来自《三公山碑》记载的孔子后代家族,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三公山碑》是重要的文物之一,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欣赏。
- 孔子的后人自始至终都传承着《三公山碑》,确保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了保存和发扬。
- 在每年的孔子文化节上,展示的《三公山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 通过研究《三公山碑》,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社会的许多细节,它对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碑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