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相庆的拼音、解释、组词

弹冠相庆的简介: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仕途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后因用以指一人当了官,而他的亲朋好友也将有官可做而互相庆贺。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十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弹冠相庆浑难已。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宋˙苏洵˙管仲论: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1. 汉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仕途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后因用以指一人当了官,而他的亲朋好友也将有官可做而互相庆贺。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弹冠相庆浑难已。」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宋.苏洵〈管仲论〉:「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词语解释

弹冠相庆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因为别人倒霉而自己侥幸得利的人相互庆祝的情景。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在实际使用中,“弹冠相庆”更常用来讽刺那些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或落难时自己得到好处的得意、兴奋之态。它强调了小人之间的相互勾结和算计。

造句

  1. 自从竞争对手破产,公司内部一些投机分子开始暗自窃喜,并且弹冠相庆
  2. 得知好友陷入困境,他却无动于衷,只是心中暗自发笑,似乎在等待着弹冠相庆的时刻。
  3. 在项目竞标中,他的团队虽然成功中标,但公司内部却有几个人因为失去机会而弹冠相庆
  4. 小张得知老李被解雇后,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消息并附上了一些讽刺和幸灾乐祸的话语,表现出明显的弹冠相庆心态。
  5. 公司高层中有些人暗中希望竞争对手失败,一旦对方出现问题,他们便立即在内部聚餐时弹冠相庆

这种成语的使用提醒我们,在面对别人的不幸时,要保持一种正面的心态,而不是产生幸灾乐祸的情绪。

分词解释

dàn,tá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qìng

1 祝贺:~贺。~祝。~幸。~典。~功。2 可祝贺的事:国~。大~。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