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guān,guàn 部首 笔画9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PFQF

冠的基本解释: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冠的笔顺/笔顺名

丶,乛,一,一,ノ,乚,一,亅,丶

点,横撇/横钩,横,横,撇,竖弯钩,横,竖钩,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帽子。如:「皇冠」、「桂冠」、「凤冠」、「怒发冲冠」、「衣冠楚楚」。

2.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如:「鸡冠」、「花冠」。

3. 古代的一种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如:「冠礼」。

4. 超越、领先。如:「艳冠群芳」、「收视率勇冠三台」。

5. 第一、最优秀的。如:「冠军」、「全县之冠」。

6.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帽子。【例】凤冠、皇冠、怒发冲冠

2.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例】花冠、鸡冠

3. 超越、领先。【例】独冠群雄、艳冠群芳

4. 加上。【例】冠夫姓、冠罪名

5. 古代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叫「冠礼」,所以也称成年男子为「冠」 。【例】弱冠

6. 名次第一的、最优秀的。【例】冠军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帽子。如:「皇冠」、「凤冠」、「桂冠」、「怒发冲冠」。《左传.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2.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如:「鸡冠」、「花冠」。南朝陈.徐陵〈斗鸡〉诗:「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3. 戴帽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4. 男子已成年。唐.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长成一十七岁,生得一表人才,须然已冠,尚未娶妻。」

5. 覆盖。《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仆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6. 超越、领先。如:「独冠群芳」。《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7.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8. 一种古代的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后亦称成年男子为「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9. 第一的、最优秀的。如:「冠军」。

详细解释

冠[guān]

〈名〉

【本义】:帽子

【造字法】:会意。从“冖”( 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

1 同本义 ([En.] hat)

【引】

1 《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

2 《礼记·问丧》:冠至尊也。

3 《仪礼·士冠礼》:缁布冠。 注:“今小吏冠。”

4 《周礼·司服》:凡甸冠弁服。

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上冲冠。

6 《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

7 汉· 晁错《论贵粟疏》:冠盖相望,乘坚策肥。

8 《明史·海瑞传》: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

9 明· 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例】

又如:衣冠整齐;怒发冲冠;二十而冠;冠礼;冠巾;冠玉(帽子上装饰的美玉。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与佩玉。亦指官吏士绅);冠绶(礼帽与印绶)

2 顶端 ([En.] cap) 。

【例】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

3 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 ([En.] cap-like object)。

【例】

如:树冠;花冠;冠珥(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冠锈病

4 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En.] comb)

【引】

1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加丁不释。

5 如:鸡冠

6 另见 guàn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

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又姓。【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又叶俱倫切,音麇。【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又【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又叶扃縣切,音睊。【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冠)絭也。曡韵爲訓。所㠯絭髮。絭者、纕臂繩之名。所㠯約束褎者也。冠以約束髮。故曰絭髮。引伸爲凡覆葢之偁。弁冕之總名也。析言之冕弁冠三者異制。渾言之則冕弁亦冠也。从冖元。會意。元猶首也。元亦聲。古?切。十四部。冠有法制。謂尊卑異服。故从寸。古凡法度之字多从寸者。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緫名也。从冂从元,元亦聲。冠有法制,从寸。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緫名也。从冂从元,元亦聲。冠有法制,从寸。古丸切〖注〗徐鍇曰:“取其在首,故从元。”

注解

(冠)絭也。曡韵爲訓。所㠯絭髮。絭者、纕臂繩之名。所㠯約束褎者也。冠以約束髮。故曰絭髮。引伸爲凡覆葢之偁。弁冕之總名也。析言之冕弁冠三者異制。渾言之則冕弁亦冠也。从冖元。會意。元猶首也。元亦聲。古?切。十四部。冠有法制。謂尊卑異服。故从寸。古凡法度之字多从寸者。

《说文解字》注解

徐鍇曰:“取其在首,故从元。”

冠字组词

鸡佩猳 冕堂皇 履倒易 山戴粒 盖相属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