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拼音、解释、组词

过犹不及的简介:

guò yóu bù jí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语出《论语.先进》。

2. 《论语.先进》子贡1>问:「师2>与商3>也,孰贤4>?」子曰:「师也,过5>;商也,不及6>。」曰:「然则师愈7>与8>?」子曰:「过犹不及。」 〔注解〕 (1) 子贡:端木赐(西元前520∼前?),字子贡,春秋卫国人。孔子弟子。善于经商,有口才,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料事多中。 (2) 师:颛孙师(西元前503∼?),字子张,春秋陈国人。孔子弟子。资质宽冲,博接从容,然不务立于仁义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3) 商: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由子夏五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又《春秋》公、谷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4) 孰贤:谁比较贤明。 (5) 过:超出、过分。 (6) 不及:不足、不够。 (7) 愈:胜过、比较贤明。 (8) 与:音ㄩˊ,疑问语气词。同「欤」。

3. 「过犹不及」的意思是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比较贤明?」孔子答说:「子张做事过分了些,子夏却有所不及。」子贡接著问:「那么子张比较贤明吗?」孔子说:「过分和不及,同样的不好。」孔子认为谨守「中庸之道」才是最适合的。后来「过犹不及」被用来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

1. 指凡事要恰当适中即可,超过或不足都不适当。【例】做事情固然要积极进取,但也需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都不足取。

1. 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适得其中。《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唐.韩愈〈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

《过犹不及》是一句源自中国的成语,意指做事或处理问题时,过分与不足一样都不好。这句话强调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适中、恰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在中文里,“过”指的是过分或者过度;“不及”,则意味着不够或者没有达到标准。

详细解释:

  • 过分:即行为、言论等超出合理的界限或限度。
  • 不足:即行为、处理问题等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或效果。
  • 适中恰当:指的是做事时应保持在适当的程度和范围内,避免两种极端带来的不良后果。

造句示例:

  1. 在工作中,既不能事必躬亲,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这种做法正好体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2.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表扬与批评都应当恰到好处,太过或不足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 做饭时火候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太小火或者太大火都可能影响菜肴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好“过犹不及”的原则。
  4. 在演讲中使用幽默元素也是有讲究的,“过犹不及”,过多的幽默可能会分散听众对主要内容的关注。
  5. 朋友之间相处也需要适当的距离感,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好,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既不侵犯对方隐私又能加深彼此关系的平衡点。

分词解释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yóu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3 〔~豫〕迟疑不决。4 〔~疑〕迟疑。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