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心肝的拼音、解释、组词
铁石心肝的简介:
tiě shí xīn gān
犹言铁石心肠。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同“铁石心肠”。
犹言铁石心肠。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同“铁石心肠”。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铁石心肠」。见「铁石心肠」条。
2. 此处所列为「铁石心肠」之典源,提供参考。 《魏武故事》(据《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领长史1>王必2>,是吾披荆棘3>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舍骐骥而弗乘,焉遑遑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领长史统事如故。 〔注解〕 (1) 领长史:领,兼理。长史,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府等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2) 王必:?∼西元218,东汉末人,曹操故吏,领丞相长史。后因太医令吉本等人反操,与严匡起兵讨伐,中箭而死。 (3) 披荆棘:劈斩荆棘,比喻在创业的过程中克服艰苦。
3. 此处所列为「铁石心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铁石心肠」原作「心如铁石」。钢铁和石块都是坚硬之物,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坚定,不容易动摇。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长史,并在敕诏中称赞王必,说他是自己旧时的部属,不但忠心勤劳,而且意志像铁石一样地坚定,是国家的好官员,因此授与他兼理此一官职。后来「铁石心肠」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
《铁石心肠》这一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坚强,意志坚定,不为外界事物所动摇。在汉语中,“铁石”象征着极硬、难以改变的事物;“心肠”,在这里特指人的内心或情感态度,表示的是人的情感特质。
详细解释
- 组成:“铁石心肠”由四个汉字构成。
- 语义:形容某人意志坚定,性格坚强。即使面对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或放弃目标。
- 用法:通常用于赞扬那些在逆境中保持不变的决心与毅力的人。
造句
- 尽管工作压力巨大,但他始终保持铁石心肠的态度,不向困难低头。
-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他铁石心肠地坚持着,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 虽然遭遇了无数的挫折,但他的内心依然坚不可摧,保持着铁石心肠的精神状态。
-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面对任何挑战都能展现出铁石心肠的一面。
- 遇到难题时,他总是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这种铁石心肠的态度让他在团队中备受尊敬。
这些句子展示了“铁石心肠”这个词的使用场景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铁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心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肝
gān
1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2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