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扑不碎的拼音、解释、组词
颠扑不碎的简介:
diān pū bù suì
颠:跌到;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颠:跌到;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理论真确,不能改易。也作「颠簸不破」、「颠扑不破」。
词语解释
颠扑不碎:汉语成语,形容某种理论、原则或信念无论遇到任何打击或考验都不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个成语中的“颠”意为摔打,“扑”指撞击,“不碎”表示不会破裂、损坏。“颠扑不碎”强调的是其坚固性与可靠性。
造句
- 科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无数次实验中经过了严格的检验,真可谓是颠扑不碎。
- 法律原则:尽管社会观念变化多端,法治的基本原则依然颠扑不碎,这体现了人类对公正与秩序的追求。
- 哲学思想:孔子的“仁爱”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动乱和变迁,仍然为人们所推崇,并被广泛认为是颠扑不碎的价值观。
- 道德准则:诚实守信作为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准则,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都能经受住考验而颠扑不碎。
- 信仰体系:佛教的四谛教义,在千年的传承中历经风雨洗礼仍能保持其理论完整性,被信徒视为颠扑不碎的精神支柱。
分词解释
颠
diān
1 头顶:华~。2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3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4 上下跳动:~簸。5 同“ 癫 ”,精神错乱。
扑
pū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碎
suì
1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2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3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