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的拼音、解释、组词
投桃报李的简介: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你送给我桃子,我回赠李子。语本《诗经.大雅.抑》。后用「投桃报李」比喻朋友间友好往来或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2. 《诗经.大雅.抑》辟1>尔为德,俾臧2>俾嘉。淑慎尔止3>,不愆4>于仪。不僭5>不贼,鲜不为则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7>而角,实虹8>小子。 〔注解〕 (1) 辟:效法。 (2) 臧:善。 (3) 止:行为举止。 (4) 愆:音ㄑ|ㄢ,过错。 (5) 僭:音ㄐ|ㄢˋ,超越本分以行事。 (6) 则:法则。 (7) 童:尚未长角的羊。 (8) 虹:同「讧」,欺骗。
3.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文学总集之祖,也是当时北方文学的代表。「雅」有严正、高贵的意思,所以雅乐亦即正乐,有别于民间歌谣。〈大雅〉是用于朝会的乐歌,〈小雅〉则是用于宴飨的乐歌,此为大小雅的区别。〈抑〉一诗出自〈大雅〉,相传是春秋卫武公所作,用以自励之诗。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赐爵,是为卫武公。卫武公治理国家的态度十分开明,总是广纳百官的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因此得到卫国人民的爱戴,让卫国成为春秋初年的大国。卫武公在诗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谨慎行为,不失于礼仪,不逾越本分,不害于道理,那么就很少人不以你做为准则了。因为人家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他李子,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说小羊的头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骗人了。」后来「投桃报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朋友间友好往来或相互赠答。
1. 比喻彼此间的赠答。语本《诗经.大雅.抑》。【例】去年生日收到他送的礼物,今年他生日时我也该投桃报李,给他一个惊喜。
1. 你送桃子,我回赠以李子。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用以比喻彼此间的赠答。《野叟曝言》第三九回:「投桃报李,虽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隐语,未免过于深刻。」也作「桃来李答」。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中国,具体典故出自《诗经·大雅·抑》,原句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后来人们常用“投桃报李”来形容双方互相赠送礼物或互相关心帮助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含义:“投桃报李”的意思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相互赠予美好事物或回报对方的善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友好的互助精神。
- 寓意:它既体现了古人注重礼尚往来的美德,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原则——人们应当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的好意。
造句
-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会给予支持。这就是真正的“投桃报李”。
- 我们应该秉持“投桃报李”的精神,不求回报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小王得知老李家有难处,主动提出帮忙,而后来当小李有困难时,也尽力相助,这正是典型的“投桃报李”。
- 两家公司彼此之间互相合作,在项目上都取得了成功,真是一次成功的“投桃报李”之旅。
- 在班级的互助学习小组中,“投桃报李”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分词解释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