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作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翻天作地的简介:

fān tiān zuò dì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天翻地覆」。见「天翻地覆」条。

2. 此处所列为「天翻地覆」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据《乐府诗集.卷五九.琴曲歌辞三》引)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1>。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是非取与在指㧑,言语传情不如手。 〔注解〕 (1) 北斗:星座名。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称为「北斗」。

3. 此处所列为「天翻地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唐朝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人,少时博学强记。大历进士,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他能文善画,喜好道术,诗以乐府见长。著有〈胡笳十八拍〉传世,当时儿童妇女皆能诵之。〈胡笳十八拍〉是叙述汉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际遇。蔡琰,东汉陈留圉人,名儒蔡邕之女。幼承家学,博览群籍,深谙音律。献帝初平二年(西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掳至北方,为南匈奴左贤王去卑胁迫成亲,从此羁留胡地十二年,并育下二子。曹操当政后,念及与蔡邕的旧日情谊,遣使前往胡地,将蔡琰赎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异于故乡的风土民情,不禁感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故,就像天地整个翻覆过来一般。后来「天翻地覆」就用来形容巨大地改变原有的情状。

词语“翻天覆地”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变化巨大、影响深远,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变化。这个成语中的“翻”和“覆”都是表示改变或颠倒的意思,“天”与“地”则指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因此,“翻天覆地”的意思是指彻底改变原有状态,使得整个局面或环境焕然一新。

详细解释

  • 词义:形容变化极大、程度极深。
  • 使用范围:广泛用于描述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可指事物内部结构的全面调整与重组。
  • 情感色彩:中性。可以用来形容正面的进步和发展,也可以形容负面的混乱和破坏。

造句

  1. 经过这次技术革命的洗礼,整个行业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这次政策调整之后,公司的运营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他的家庭在经历了一场纠纷后,人际关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5. 自从实施了新的环保措施以来,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请注意,上述“翻天作地”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词语,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翻天覆地”是更广泛认可的形式。

分词解释

fān

1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卷。~滚。~腾。~工。~阅。~身。~地。~修。~建。~改。~脸。人仰马~。~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2 数量成倍的增加:~番。3 越过:~越。4 飞。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