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性的拼音、解释、组词

耐性的简介:

nài xìng
1.不急躁﹐不厌烦。 2.能忍耐的性格。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能忍耐、不焦躁的性情。【例】打太极拳可以磨练耐性。

1. 性情能忍耐不焦躁。《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姊丈见面后,著实怪他道:『老弟!你也忒没耐性。』」

词语:耐性

释义:

“耐性”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在面对困难或长时间的努力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持久的精神。它包含有耐心、容忍和坚持不懈等含义,通常形容一个人能够忍受不适或者长期等待结果而不放弃。

  • 耐心: 面对不顺利的情况时保持冷静,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
  • 容忍: 能够接受或忍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环境,不轻易发怒。
  • 坚持不懈: 在目标达成之前持续努力,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轻言放弃。

造句示例:

  1. 尽管写作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他依然保持着极大的耐性去完成自己的小说。
  2. 学习新技能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性很重要。
  3. 她在等待实验结果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耐性,从不急躁或抱怨。
  4. 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韧的耐性。
  5. 虽然比赛的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表现出来的耐性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以上就是对“耐性”这个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nài

1 忍,受得住:忍~。~久。~人寻味。2 古同“奈”,奈何。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