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日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之日的简介:
yī zhī rì
1.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夏历十一月,周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
1.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夏历十一月,周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
- AI解释
《一之日》这个词出自《诗经·豳风》,在古代文献中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具体而言,“一之日”通常指冬季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即农历十一月初一左右,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来。
详细解释
-
“一之日”:是《诗经》中的用语,特指农历的十一月初一。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这种时间点往往被用来规划农事活动或季节性的祭祀、活动。
-
在现代汉语中,“一之日”虽然保留了这一历史含义,但更多时候它被作为一种文学表达的形式使用。
五个造句
- 在那个寒冷的“一之日”,我们围坐在火炉旁,分享着各自的故事。
- 诗人笔下的“一之日”,仿佛是冬夜最深邃、最静谧的一刻,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 尽管天气严寒,“一之日”这天,村民们依然在田间地头忙活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
- 历史书籍中记载了古人们如何在“一之日”进行祭拜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 每当读到“一之日”的诗句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诗人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期待。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一之日”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多样用途及情感表达。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