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鲁朵的拼音、解释、组词

斡鲁朵的简介:

wò/guǎn lǔ duǒ
1.辽时的宫卫,即禁卫军,金元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宫帐(行宫)。

  • AI解释

术语解释

斡鲁朵(wó lǔ duǒ)

在元朝的历史和政治体系中,“斡鲁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元代的一种制度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蒙语“乌噜木”的汉语音译,意为“官署”或“事务所”。其主要职能是管理某些特定的行政事务、军事事务或财政事务等。

具体而言,“斡鲁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组织结构:按照职责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有负责国家政务和军务的中书省、枢密院以及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亲王所辖“王直辖地”中的斡鲁朵
  2. 权力范围:某些重要的政务或军事事务由特定的斡鲁朵负责处理,它们不仅管理日常行政工作,还参与决策过程。比如中书省负责处理国家政务,枢密院则主管军务。
  3. 皇帝控制:在元朝的政治体制下,“斡鲁朵”制度被用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确保皇帝能够直接掌控重要事务。

造句

  1.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设立了中书省,作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斡鲁朵”。
  2. 在元朝,枢密院和都元帅府一起构成了负责军事指挥的重要“斡鲁朵”,保证了军务的高效执行。
  3. 由于需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代帝王们常常会在重要的地理位置设立直属皇权的“斡鲁朵”。
  4. 蒙古帝国建立之后,为应对辽阔疆域内的复杂治理问题,实施了“斡鲁朵”制度来分担中央政府的压力。
  5. 中书省的官员们每天在官署内忙碌地处理各种政务,这些事务均需经过皇帝授权的“斡鲁朵”进行审批。

分词解释

1 愚拙,蠢笨:愚~。粗~。~莽。2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3 山东省的别称。4 姓。

duǒ

1 植物的花或苞:花~。~儿。2 量词,指花或成团的东西:三~花。3 动:~颐(指动腮颊嚼东西吃的样子)。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