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文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彩陶文化的简介:

cǎi táo wén huà
1.见"仰韶文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距今约五千至七千年,分布于中原和甘肃一带。出土的陶器表面光滑,有红、黑色彩纹,故称为「彩陶文化」。又因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也称为「仰韶文化」。

《彩陶文化》是一个涉及考古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概念,主要指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以绘制彩色图案于陶瓷上的工艺。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结构。

彩陶文化的详细解释

  1. 时间范围:彩陶的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后,跨越了几千年。
  2. 分布区域:主要在中国、中亚以及更广泛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有发现。其中以中国最为典型丰富。
  3. 工艺特点
  4. 采用夹砂或泥质陶土原料。
  5. 绘制技法包括绘画、雕刻等,图案内容多样,如几何纹、动植物形象等。
  6. 文化意义:彩陶不仅是实用的容器,也是社会生活和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艺术品,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乃至哲学思考。

造句

  1. 在这个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彩陶作品,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审美。
  2. 彩陶的发现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通过学习古代彩陶的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社会变迁。
  4. 这些彩陶上的动物图案不仅美丽,而且可能是古人对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
  5. 每一件彩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它们身上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智慧。

分词解释

cǎi

1 各种颜色交织:~云。~虹。~霞。~绘。~陶。~绸。~笔。~车。~蛋(❶画在鸡、鸭蛋壳上的工艺品;❷方言,松花蛋)。~灯。五~缤纷。2 彩色的绸子:剪~。3 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金。~票。得~。4 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hè )~。5 花样,完美的成分:丰富多~。文~。6 喻战士受伤流的血:挂~。~口。7 指彩金:~券。中(zhòng)~。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2 制造陶器:~冶。~铸。3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5 古同“淘”,洗。6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